

园区优势

地理位置

聚氨酯混合料是由聚氨酯胶黏剂、粗细集料等 拌和制成的新型路面材料,相较于沥青混合料,聚氨 酯混合料具有强度高、刚性大、耐久性好、温度敏感 性低、常温下可固化的特点。得益于聚氨酯混合料的优异性能,近年来,有学者在室内试验的基础 上,将聚氨酯混合料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设计了透水性聚氨酯混合料,铺筑了步行道试验路;将自主研发的聚氨酯混凝土应用于桥面 铺装;设计了由集料、橡胶颗粒和聚氨酯 胶黏剂拌和制成的大孔隙聚氨酯混合料,并在比利 时根特铺筑了一条 PERS试验路。
聚氨酯胶黏剂应密封贮存在阴凉通风处,不得 在太阳下暴晒。非必要情况不能随意打开密封盖,取用后应随时密闭。若经常开盖,表面会形成一层 皮状物,空气中的水便会进入胶黏剂表面,同异氰酸 酯发生反应。此外,聚氨酯胶黏剂在贮存过程中,预聚体中的-NCO 会同预聚体中的活泼氢发生反 应,所以应用时若发现聚氨酯胶黏剂的性状有变化,需随时分析其-NCO 的含量。
粗集料宜选用玄武岩、辉绿岩等;石灰岩是细集 料的首选,当石灰岩不足或条件不允许时,辉绿岩及 其他一些岩石也可选用。所选用的粗细集料的形状 宜近似正方体且棱角分明,粗集料应具有较高的硬 度且无风化,若集料表面含水量大、存在杂质时,应 先对其进行清洗、干燥去污处理后再使用,同时确保 其技术指标应符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DB33/T896-2013)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JTGF40-2004)中相应的规定。
纤维宜采用玄武岩制造,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 盖的地方,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能够充分 分散均匀。
依照《公 路 工 程 集 料 试 验 规 程》(JTGE42-2005)规定对石料进行筛分试验,得到各粒径石料所 占比例。通过计算调整,使各粒径石料用量接近目 标配合比所规定的用量,从而确定各档集料与矿粉 的用量。
取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聚氨酯胶黏剂用量5.3%,并选取5.0%和5.6%共3个用量进行马歇 尔试验。聚氨酯混合料拌和工艺为先将配置好的粗 集料、细集料及木质素纤维倒入拌锅中干拌90s,再 加入聚氨酯胶黏剂湿拌90s,最后加入矿粉拌和90s,拌至均匀。通过对马歇尔试验结果计算及分析,最 终确定聚氨酯胶黏剂最佳用量为5.5%。
原路面表面浮动矿料或杂物应清扫干净,铺筑 聚氨酯混合料前,对原路面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 除纹槽内泥土杂物,风干后均匀喷洒黏层油,施工工 艺按沥青路面施工相关标准进行。
进行聚氨酯上面层施工前,应先在中面层表面 浇洒黏层乳化沥青后再进行施工,制备乳化沥青的 基质沥青宜选用 A 级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的选用应基于集料的种类及具体使用环境,乳化沥青 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的搅拌。其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面层之间的黏层乳 化沥青用量为0.6L/m2。
(2)用沥青洒布车喷洒乳化沥青,也可用小型沥 青洒布车人工喷洒,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
(3)气温低于10℃不得喷洒黏层油,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黏层油。
(4)喷洒黏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
(5)黏层油撒布应在面层施工前2~3d内进行,为防止黏层油黏轮现象。在此之前做好交通管 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6)黏层沥青洒布后,为防止黏层受到外界环境 的污染,聚氨酯路面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及水分蒸发 后立即进行铺筑。
聚氨酯混合料采用的拌和工艺属于冷拌工艺,无需加热。应先进行试拌,若试拌效果较好,则开始 正式拌和,见图1。在正式拌和过程中,由于聚氨酯 胶黏剂的特殊性,应着重控制拌和均匀程度及混合 料温度,尽可能防止水的进入。拌和工艺为:加入集 料与纤维干拌30s,加入聚氨酯胶黏剂湿拌30s,加 入矿粉再拌和30s。
为节约时间,应使用自卸式运输车来运输混合 料,车厢应干燥洁净。聚氨酯胶黏剂易与车厢产生 黏结,且黏结的混合料难以清理,故应在车厢底部及 四周涂防黏薄膜剂。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应躲避洒水车及喷水设施 且严禁开空调,防止水滴进入车厢中。运输车应配 备覆盖棚布以防止聚氨酯胶黏剂接触空气中的水分 发生固化。运输车所装混合料不宜过多,若混合料过多,易 在运输途中出现漏料等现象,对环境造成污染。此 外,所装混合料越多,底部混合料承受的重量越大,越容易产生固结。
3.3 聚氨酯混合料摊铺
聚氨酯混合料摊铺方法可按照传统热拌沥青混 合料的摊铺方法进行。
聚氨酯混合料压实工艺与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 压实工艺有所区别。具体表现为压实遍数与压路机 类型的不同,由于聚氨酯胶黏剂流动性较强,故决定 增加复压遍数,见图3。鉴于聚氨酯混合料具有黏 轮的特点,故决定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终压。
将铺筑好的聚氨酯混合料试验路段在常温下进 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d。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严禁车辆通行和行人踩踏。养护完成的试验路段。
对养生结束后的聚氨酯混合料试验路段进行性 能检测。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的有关规定,采用钻芯法、3m 直尺、铺砂法、摆式摩阻仪、路面渗水仪分别测定试验路段 的压实度、平整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及渗水系数。
通过对聚氨酯路面进行性能检测,试验路段相 关测试结果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指标要求。说明针对聚氨酯路面 所采用的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合适。
依托建德至江山公路衢州市横路至航埠段公路工程,探讨了聚氨酯混合料的施工工艺,铺筑了 试验路段并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得到如下结论。(1)依据筛分试验确定了聚氨酯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通过马歇尔试验法确定了聚氨酯胶黏剂最佳用量为5.5%。对黏层所用乳化沥青进行技术指标的测定及喷洒施工。(2)对聚氨酯路面的主要施工设备进行了合理匹配,确定了聚氨酯混合料的拌和顺序与拌和时间参数,提出了聚氨酯混合料的允许容留时间,制定了适宜的摊铺工艺及压实遍数。(3)对试验路段进行性能检测,试验路段的外观、压实度、平整度、抗滑性能及渗水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试验路段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合理,为聚氨酯路面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