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999595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行业知识

浅评生态部查获非法 ODS

行业知识丨2018-11-15

 

 浅评生态部查获非法 ODS

 “根据执法检查线索及相关举报信息,今年 8 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地方环保部门,在河 南省孟州市查获了一家非法生产三氯一氟甲烷(CFC-11)的窝点。 这一非法生产窝点隐藏在某机械加工企业院内,租用其废旧厂房进行改造,很难发现, 未经任何审批,擅自建成一套 CFC-11 生产设施。现场查扣了 29.9 吨非法生产的 CFC-11 物质, 以及约 30 吨的四氯化碳原料。目前原料、产品已安排异地封存,待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产 设施已依法拆除。 当地公安机关已抓获 3 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另外 2 名主犯仍在抓捕中。 ——生态环境部” 就在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了这样一件非法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简称 ODS, 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案件。其实从 8 月起,我国生态环境部就已经开始开展全国 ODS 执法专项行动。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中国逐步淘汰消耗 5 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的进程,我国于 2010 年 1 月 1 日就已经完全停止了全氯氟烃(CFCs)、 哈龙、四氯化碳(CTC)、甲基氯仿四大类 ODS 受控用途的生产和使用。截至 2015 年 1 月 1 日,我国完成了甲基溴受控用途生产和使用淘汰工作。 其实早在今年 7 月,中国塑协聚氨酯制品专委会就已经提出了《关于自觉抵制非法发泡 剂的倡议》,倡议聚氨酯泡沫塑料企业、组合聚醚供应商,以及每一个从业人员自觉不采购、 不生产和不使用 CFC-11。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加紧淘汰 HCFC-141b 的阶段,对于已经完成 HCFC-141b 淘汰的企业,专委会也号召其不再使用 HCFC-141b 作为发泡剂。 此次被查获的非法生产的 CFC-11 是一种聚氨酯发泡剂,目前我们计算的消耗臭氧潜能值 (ODP)便是以其为基准的。 臭氧层是富含活性臭氧的平流层区域,而臭氧可以有效地过滤部分紫外线。若没有臭氧 层的保护,过量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阳光诱发的皮肤癌和免疫系统及白内障等 眼的疾病发病率将大幅度增加,对其他动物及植物的影响也十分负面。 那么究竟为什么 CFC-11 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呢?正常情况下,平流层中臭氧的生成和消 亡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一定的浓度。而人类活动使用的 CFCs,在进入平流层后受到短波紫外 线的照射,分解出 Cl 自由基,通过链式反应参与对臭氧的消耗。反应式如下:                          Cl· + O3 --> ClO· + O2                                                              O2 --> 2O                                                                                ClO· + O --> Cl· + O2                                                                 或者 ClO· + O3 --> Cl· + 2O2                                                       其实从反应式中我们可以看出 Cl 自由基通过催化作用消耗臭氧后生成 ClO 自由基,ClO 自由基和氧原子或臭氧分子反应后将重新形成 Cl 自由基,而这种链式反应将会持续进行两年 左右的时间,直到氯原子以其他形态(氯化氢或氮氯化物)重新回到对流层。在这期间仅仅 一个氯原子就可以分解大约十万个臭氧分子。这种反应破坏了平流层臭氧原有的动态平衡, 可以想象这对臭氧层的破坏有多严重。

 

 

0539-6800856
0539-68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