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6999595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动态>行业动态

【弹性体】聚氨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解析

行业动态丨2020-05-06

 

我国聚氨酯(PU)行业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和外贸多元化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2005年我国聚氨酯产品消费量为300t2010年上升至604t2018年我国聚氨酯产品消费量1274t。预计2019~2022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5.2%


 

伴随着聚氨酯消费市场的发展,我国聚氨酯产品产量增长非常迅速,2000年产量仅为100t2010年已达650t。到2018年,我国聚氨酯产品产量达到1 300t。由于聚氨酯产品优越的性能,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我国聚氨酯产能还将不断扩张。到2022年,我国聚氨酯产品产量预计将达到1560t


 

聚氨酯弹性体是聚氨酯的一个重要的品种,目前其消费量占聚氨酯总消费量接近10%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制造各种胶轮、传送带、耐水耐压胶管、密封条和密封圈、电缆护套及各种薄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造纸、矿产、机械、印刷等行业聚氨酯弹性体可与聚氯乙烯聚乙烯ABS塑料、碳纤维等进行复合,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也可以通过添加一些有机填料进行改性,以突出和加强某些方面的优越性能,同时克服聚氨酯弹性体的一些缺点来满足特殊需要。


 

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的类型很多,除了传统的浇注型(CPU)、热塑型(TPU)及混炼型(MPU3种以外,还有反应注射成型、水分散体聚氨酯、溶液纺丝(氨纶)和喷涂聚脲弹性体等。我国目前是全球PU弹性体最大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本综述就我国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领域、产量和市场消费量以及发展情况进行阐述。


 

1   聚氨酯弹性体的应用领域

聚氨酯弹性体配方多种多样,可调范围很大,制品性能范围很宽,可替代普通橡胶、塑料以及金属。与金属材料相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重量轻、噪音低、耐损耗、加工费用低及耐腐蚀等优点;与塑料相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不发脆、耐磨等优点;与常规橡胶相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耐磨、耐切割、耐撕裂、高承载性的特点,透明或半透明,耐臭氧、可灌封或浇注、硬度范围广。其应用领域见表1


 

1  聚氨酯弹性体应用领域

领域

应用范围举例

汽车工业

密封圈,轴套、衬套,弹性联轴器,保险杠,挡泥板,仪表盘,皮革,封条,装饰板,车辆涂层

矿产工业

铲斗内垫,输道滚轴,刮片,浮选槽叶轮,泵衬,筛网,管道内衬

印刷工业

造纸胶辊,印刷,输送带胶辊,传送带

交通运输

高铁减震垫板,浮置板减振道床,高速公路嵌缝材料,铁路桥梁防水涂料,喷涂聚脲材料

建筑工业

混凝土模,门窗密封条,混凝土泵组件,喷沙管

电子工业

灌封固定,绝缘体、线路板、电缆粘接胶,电子板涂层,电缆护套

制鞋工业

鞋底,底部模制隔膜,缓冲内底

军事工业

坦克履带,炮管保护层,防弹玻璃,潜水艇,飞机涂层

石化工业

套管,轴承,旋流器,浮标,清管器,阀座,柱塔板,燃料储罐

体育运动

球场铺装材料,保龄球,举重器材,哑铃,乒乓球拍,旱冰轮,滑冰轮,运动鞋,足球,篮球 

工程组件及其他

耐油耐高压密封件,耐磨部件的外衬,设备防腐,轨道齿轮,输送带,各种轮子轮胎薄膜

 


 

2   聚氨酯弹性体产量情况

聚氨酯弹性体应用越来越广,中国聚氨酯发展速度高于全球平均值,2近几年我国及全球聚氨酯弹性体产量情况及预测


 

2  我国及全球聚氨酯弹性体产量情况*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5平均

国内PU弹性体

产量/t

92.5

95.4

107.0

118.0

132.0

150.0

-

产量增速/%

-

3.1

12.2

10.3

11.9

13.6

10.2

市场占有率/%

14.5

14.4

17.5

-

-

-

-

国外PU弹性体

产量/t

159.5

166.4

174.6

184.2

193.9

203.9


 

产量增速/%

-

4.4

4.9

5.5

5.3

5.1

5.0

市场占有率/%

4.1

4.3

4.932

-

-

-

-

全球PU弹性体

合计产量/t

247.5

266.4

281.6

302.2

325.9

353.9

-

产量增速/%

-

7.7

5.7

7.3

7.9

8.6

7.4

数据来源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


 

据报道,2010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产量为46t,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我国弹性体产量达到107t,发展非常迅速。2019~2021年聚氨酯弹性体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加,预计2019年产量为118t2021年产量将达到近150t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全球聚氨酯弹性体产量达到281.6t2019年全球产量预计为302.2t2021年产量将达到353.9t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


 

  聚氨酯弹性体市场需求及消费情况

2010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消费量为43t2018年上升至107t,年均需求复合增长为12.5%2019~2022年,聚氨酯弹性体市场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9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市场消费量约为118


 

3为聚氨酯弹性体在所有聚氨酯产品中所占份额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份额呈上升趋势,2018年将近10%


 

3  2010~2018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需求量占聚氨酯产品份额变化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占比/%

6.9

7.2

7.4

7.7

8.1

8.5

9.0

9.2

9.8


 

根据2018年我国聚氨酯弹性体市场产品结构,TPU规模最大,其次是CPU、防水铺装材料及其他品种。现对聚氨酯弹性体部分品种进行分析。


 

3.1  CPU的市场情况

    42010~2018年我国CPU市场消费变化情况。


 

4  2010~2018年我国CPU市场消费量变化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消费量/t

9.4

10.8

11.9

15.5

18.3

21.4

22.5

23.5

26.7

增长率/%

-

14.9

10.2

30.3

18.1

17.0

5.0

4.5

13.6


 

由表4可知,2010~2018年,我国CPU消费量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CPU消费量为9.4t2018CPU消费量上升为26.7t2018年消费量增长率超13% 


 

预聚体和扩链剂是CPU的两个组分。目前我国聚氨酯弹性体所用预聚体总产量约为12t。就产能而言少数企业为5 000~10 000 t/a,大多在3 000~5 000 t/a,还有部分企业采用自产的预聚体生产CPU制品。我国预聚体生产厂家整体规模较小,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般,游离异氰酸酯单体含量较高。较高游离异氰酸酯单体的存在,带来诸多工艺和材料性能方面的问题。低游离预聚体市场年消费量在数千吨经典脱除游离异氰酸酯的技术是采用短程蒸馏技术,但由于设备投资大、操作要求严格,国内探讨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和应用。目前国内民企仅有淄博正大聚氨酯有限公司1 000 t/a的低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预聚体生产能力外企科聚亚公司不仅有低游离TDI预聚体,还有低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预聚体和低游离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预聚体


 

国内CPU预聚体的供应厂家主要有科思创公司、科聚亚公司、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淄博华天化工有限公司和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其中,山东一诺威生产能力在5t/a左右。


 

随着应用需求的提升和环保要求的提高,CPU聚氨酯预聚体正逐渐由TDI体系,向MDI萘二异氰酸酯(NDIPP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等特种异氰酸酯体系转化。随着应用领域对聚氨酯弹性体耐久性、动态机械性能、耐热性能要求增加NDI聚氨酯弹性体正呈现上升需求,并已出现数家可供稳定NDI聚氨酯预聚体的生产厂家,如科思创公司、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氨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NDITODI体系的弹性体产品目前主要用于纺织用摩擦盘、切割纤维的轮子叉车轮子等。


 

 上述特种弹性体的扩大和消费大多受上游特种异氰酸酯的制约目前,NDI最大生产厂家依然是BASFPPDI主要是原杜邦公司。国内主要有杭州崇顺丽水有邦,江苏新沂农化有NDITODIPPDI的小规模生产。 


 

聚氨酯弹性体用胺类扩链剂主要有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3,5-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E-100)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E-300),其中MOCA是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中产量最大的固态扩链剂,MOCA产量的一半以上用于国内企业,大约近40%的产量用于出口。


 

MOCA主要生产企业有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t/a采用全自动DCS远程控制技术)、滨海县星光化工有限公司(5 000 t/a)、山东崇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 500 t/a)、滨海县明昇化工有限公司(1 500 t/a)和安徽祥龙化工有限公司(1 500 t/a)。快速反应液态扩链剂E-100的主要生产企业有汕头市海量新材料有限公司(1 500 t/a)、濮阳市鼎泰化工有限公司(2 000 t/a)、三门峡市天聚化工有限公司、乐陵创利科技有限公司(1 000 t/a)、山东煜兴新材料有限公司(1 500 t/a)和淄博方良有限公司(1 000 t/a)。液态扩链剂E-300的主要生产企业有山东煜兴新材料有限公司(1500 t/a)、内蒙古雅布赖兴亚化工有限公司(1 000 t/a)和南京晶云化工有限公司(500 t/a。特种芳香族二胺扩链剂企业苏州湘园的4,4'-亚甲基-(3--2,6-二乙基苯胺)(MCDEA产能2 000 t/a含聚醚链段的液态芳香族二胺扩链剂XYlink P系列4 000 t/a4,4'-亚甲基双(2-乙基)苯胺(MOEA产能2 000 t/a化学结构与MOCA相近的液态扩链剂ML-200ML-400产能各1 500 t/a。万华化学集团的液态芳香族二胺扩链剂Wanalink 6200产能不详。近几年,随着市场应用的扩大,E-100E-300以及Wanalink 6200的产能产量逐渐提高。


 

芳香族二醇高性能扩链剂苏州湘园的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QEE产能3 500 t/a,间苯二酚双(羟乙基)醚(HER产能1 500 t/a烟台市裕盛化工有限公司等也有生产


 

目前,我国现有企业芳香族聚氨酯扩链剂系列产品生产能力约在5t/a以上,其中MOCA2t/aE-1001t/aE-3000.5t/aHQEE0.5t/a,从生产数量估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扩链剂生产国和使用国。然而,近几年受环保督察、经济形势以及设备条件的限制,国内企业的实际产量远低于设计产能。


 

3.2  TPU的市场情况

    52010~2018年我国TPU费变化情况。


 

5  2010~2018年我国TPU消费量变化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消费量/t

15.4

18.0

20.6

24.4

28.0

32.0

34.0

36.6

43.6

增长率/%

-

16.9

14.4

18.4

14.8

14.3

6.3

7.6

14.1


 

由表5可知,2010年我国TPU消费量为15.4t。到2018年,我国TPU消费量为43.6tTPU消费增长率约为14%


 

2018年全国范围内TPU产能预估约80t,随着在消防、薄膜领域的快速增长,国内TPU的产能还在继续扩大。目前国内生产TPU的厂家约有100多家,产品在稳定性和中高端产品覆盖面与国外公司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其原因一是由于在中高端产品不具备技术优势,二是设备采用国产装置造成精密度不够,三是国产原料稳定性较欠缺。


 

外资企业路博润公司和亨斯迈公司产能有2~3t/a,以中高端产品为主,设备全部进口。国内企业TPU产能在万吨级别的有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峰热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奥斯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金汤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万华化学产能约12t/a,设备以德国进口为主;华峰集团TPU产能14t/a90%以上采用进口设备生产;山东一诺威产能8t/a,主要采用进口设备,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价格比较有优势;苏奥斯汀产能为1.2t/a,设备以进口为主;美瑞新材产能3t/a,设备国产为主,在特殊TPU领域具有优势;上海金汤科技规划产能2t,设备以国产为主,在TPU热熔领域具有优势。


 

3.3  MPU的市场情况

MPU是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在PU分子链结构中引入采用硫磺、过氧化物等进行交联固化的基团,通过传统橡胶硫化工艺制备的PU弹性体。早期国内主要有南京橡胶厂(金三力公司)和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开展了相关研发和小规模的生产应用。由于MPU生产和性能优势不比CPUTPU的好,因而市场占有率较小,但某些领域仍需使用MPU


 

国内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新的合成工艺,于2017年初建成了一套7 000 t/aMPU生产线,产品包括聚酯、聚醚、聚己内酯的饱和型以及不饱和型,期望在耐磨胶辊、胶轮、胶管、胶带、密封和鞋材等方面开拓新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德国莱茵化学公司的400~500 t/a,美国TSE公司的1 500~2 000 t/a规模的产能,主要应用于耐磨胶辊轮、密封垫片、胶带和鞋材等方面。


 

3.4  聚氨酯防水铺装材料及其他品种的市场情况

62010~2018年我国聚氨酯防水材料和辅装材料及其他品种的市场消费情况。


 

6  2010~2018年我国聚氨酯防水辅装材料及其他品种市场消费量变化情况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消费量/t

18.2

22.4

24.9

26.2

30.0

34.0

36.0

35.3

36.7

增长率/%

--

23.1

11.2

5.2

14.5

13.3

5.9

-1.9

4.0


 

由表6可知,2010年我国聚氨酯防水材料和铺装材料及其他品种消费量为18.2t2018年消费量为36.7t2010~2015年市场消费增速较快,自2016年下半年后受跑道事件影响,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聚氨酯铺装材料的发展。随着2018年新国标的制定与发布,情况已得到改善。大家对塑胶产品的优劣有了比较明确的判定依据,国内市场聚氨酯铺装材料产品品质愈来愈高,铺设的场地类型除常规的环保混合型塑胶跑道、全塑型塑胶跑道、透气型塑胶跑道之外,自结纹塑胶跑道、水性塑胶跑道、发泡TPUETPU塑胶跑道、半预制型跑道等也已经成为铺设的一种趋势。施工过程无溶剂加入,材料不含邻苯类增塑剂苯并芘、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施工气味低,施工完毕后短期即可交付使用,有效保证了该产业良性发展。


 

聚氨酯铺装材料生产厂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区域,包括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神鹿塑胶铺装有限公司、山东东海塑胶有限公司、北京蓝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世纪纳米塑胶材料有限公司等。


 

四  聚氨酯弹性体在未来新兴领域的应用展望

4.1  生物医学

在未来新兴领域应用方面,生物医学是聚氨酯弹性体潜在的重要应用领域。聚氨酯弹性体通过选择适当的软、硬段结构及比例,可以合成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的医用心脏架桥、缝线、避孕套等材料,其耐磨性、韧性及生物相容性好,在体内降解周期短。相比其他的高分子材料,聚氨酯弹性材料更适合被制作成为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或用于人体器官的制造,如人工心脏及心脏辅助装置,材料本身有不引起血栓及人体的免疫反应、不致癌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性能。近年来,材料已经在人工心脏、人工皮肤制备方面有了较好的应用。

TPU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耐油性和耐化学性,在医疗行业的高级保健产品中前景广阔。这是因为TPU可以不含增塑剂,它为医疗行业提供了更为环保的替代品,且仍能保留其高弹性和高灵活性。此类TPU产品在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标准61列表中、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21 CFR 177.1680(对某些接触食品的材料)列表中与美国药典委员会(USPClass VI分类中都有收录,说明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对食物水的接触中和医疗中的安全性。美国化工协会也发布了聚氨酯弹性材料在食品药品接触类应用的指导意见,对该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给出了标准,拓宽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4.2  交通运输行业

随着我国高铁、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聚氨酯弹性体的消费量正在迅速增加。国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km以上,其中运行速度在200 km/h以上的客运专线在1.6km以上。为适应高速列车的提速要求,开发聚氨酯枕木以取代或部分取代混凝土枕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他品种聚氨酯弹性体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用量也会相当可观,如高速铁路用减震垫板、嵌缝胶等。


 

同时,随着氨酯材料在铁路工程中大量应用,其服役结束后如何回收高效利用也是一个挑战。


 

4.3  其他行业关注点

聚氨酯弹性体行业今后关注点包括如下几个方向:TPU生产上一方面考虑技术升级,另一方面要解决和改善一些析出、耐黄更持久等性能问题;加强CPU、防水铺装材料等的结构调整,提升其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TPU、氨纶等新技术开发,扩大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在风能发电、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中的应用规模;淘汰低水平聚氨酯弹性体用扩链剂的生产装置,鼓励扩大高品质扩链剂生产规模,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大扩链剂如MOCAMCDEADETDAHERHQEE等产品的推广应用;开发高性能TPU生产技术,填补我国高端、高耐热缓冲材料空白。


 

五  结束语

国内聚氨酯产业将进入高速、高效、高质、布局合理、绿色环保、低碳规模化的发展期,就聚氨酯弹性体而言,首先要做到提高品质稳定,加大新品种聚氨酯弹性体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强其市场适应性。另外,聚氨酯弹性体产品要向精细化、功能化、高性能化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同时聚氨酯弹性体需加强安全、环保生产技术的研发,做好环境友好型产品替代工作。

0539-6800856
0539-6800856